随着《小舍得》的热播,“鸡娃”越来越成为一个广为人知的网络热词。大批家长前仆后继,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。不过,这批在鸡娃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,如今究竟过得怎么样呢?
鸡娃看海淀
鸡娃,是这几年很流行的一个词。
意思是父母给孩子打鸡血式地教育。
典型特征是,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以及补习班课程,不停鼓励孩子去拼搏的教育行为。
现在,连想要进入鸡娃圈,都有相当的门槛。
首先,要掌握一整套鸡娃圈的“黑话”。
比如,青蛙,又称普娃,指成绩等各方面比较普通的孩子;相对应的牛娃,就是指能力突出的孩子。
还有诸如素鸡、荤鸡、家鸡、班鸡、自鸡等一系列黑话,让圈外人看得云里雾里。
很多家长都喜欢加育儿群,鸡娃圈也不例外。
只不过很多鸡娃群都是“邀请制”,只有孩子优秀,家长才会被拉进去。
在鸡娃群,家长主要做3件事:发自己的鸡娃计划、分享教学资源、晒鸡娃成果。
而群里的交流,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:
普通家长晒出一张纸质时间表,马上就有人秀出一份细化到洗澡时间的进阶版。
分享资源时,有人刚发英语听读的一个系列,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补上全集。
看似友好互助的鸡娃群,也藏着无处不在的凡尔赛。
那些沉迷于鸡娃的家长,一般集中在“新中产一代”。
他们是高考制度的受益者,于是更迫切希望利用教育这个手段,为孩子扫清障碍,确保孩子通往“成功”。
于是,教育变成精英父母一种执念,就像在朋友圈流行了很久的一个段子。
问:孩子4岁,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,是不是不太够?
答:在美国肯定够了,在海淀肯定不够。
因为是,在鸡娃圈有这么一句很有名的话:
中国鸡娃看一线,一线鸡娃看海淀!
有人分享过,一个海淀牛娃的人生,前十年应当如是度过:
1岁,开口说话后开始双语教学;
3岁,可以自己看英文绘本,背100首古诗;
4岁,开始学乐理、钢琴、画画;
5岁,奥数、思维训练,做2位数的加减法;
6岁,上区里最好的小学,奥数进入创新班,女孩第二乐器跟上,男生练习一项球类运动;
7岁,钢琴过8级,英语过KET;
8岁,看完《西游记》与《论语》,绘画拿到全国奖;
9岁,钢琴过10级,古诗词和古文,学完背完初三课本,第二乐器过7级,球类运动进入区队或者拿到市级比赛名次;
10岁,奥数比赛一等奖,英语拿到PET证书。
这份对许多成年人而言都极为恐怖的清单,却被许多家长奉为圭臬,在认真的遵守。
那么,照着这样的方法教育的孩子,真的成就比较高吗?
北大精神医生
“最后都送来了我这”
北京大学副教授、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在家庭教育高峰论坛发表演讲,高呼:
徐凯文的疾呼不是无病呻吟,而是建立在大量临床案例和统计结论的基础上的。
作为北大这一中国一流学府的精神科医生,他观察到了大量的“空心病”案例。
徐凯文表示,空心病的典型特点是: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,从小都是最好、最乖的学生,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称许。
◮北大副教授徐凯文
“空心病”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,或者说是“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。”
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,情绪低落、兴趣减退、快感缺乏,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,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,但是问题是所有的药物都无效。
徐凯文曾在北大大一新生中做过一个统计:
30.4%的学生厌恶学习,认为学习没有意义。
请注意,这是在高考战场中,千军万马杀出来的最后赢家。
而高达40.4%的学生认为活着人生没有意义,一直以来都是按别人的逻辑而活,根本没有自己。
而徐凯文将这一切,归结为越来越普遍的鸡娃教育。
他质问道:
据统计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100个中国人中只有1个有精神障碍,到05年,这个数字达到了17.5%,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。
中国人精神障碍、抑郁症发病率在12年的时间增加了120倍。
一份《2020大众心理健康洞察报告》显示,中国有3000多万青少年(12-18岁)为抑郁症所困。
其中,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青少年表示,除了学业压力外,父母的管教、期望及沟通也是压力来源之一。
与此相对的,是腾讯教育发表的《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》,调查显示,有48%的家庭,教育支出占到家庭收入的40%。
两组对比鲜明的数据,仿佛在说:
我们的父母,正在花费大量时间、金钱、精力,培养不快乐的孩子。
希望更多父母明白,对孩子的过度期待,其实是一种伤害。
也希望更多父母,学会合理期待,在支配和放纵间找到平衡,让孩子勇敢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人生。
关注智选择优视频号
最新最全的留学风向标
如果您有任何新加坡留学相关问题
欢迎联系智选君zxzysg6免费咨询
院校推荐